初读《论语》是上初中的时候,《论语六章》是语文学习生涯中第一篇古文,那时侯不知道《论语》到底有什么魅力可归为四书五经之首,那些所谓的之乎者也,也让少不经世的我费劲脑汁。如今初入社会,一直苦苦寻找一本好书用来指点迷津,当于丹的《论语心得》面世后,才让我惊叹《论语》潜在的道理是那么让人折服,也感谢于丹将这些深邃的文字用妇孺皆知的语言描述,另人回味无穷,在书中于丹运用简单而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将这部经典著作诠释的更加完整。
于丹将《论语》的精髓分为七个部分描述,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可谓面面俱到,无处不至,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这些清新的文字,似乎在一座庄严的大教堂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涤。
《论语》的核心精神就是“仁爱”,所谓的仁爱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总是希望别人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样往往缩小了自己的缺点却放大了别人的不足。人无完人,要用一双客观的眼睛,一份平和的心态去关注你周围的事情,环境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糕。
在于丹的处世之道中,于丹这样说:“《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简单地说,他告诉我们的做事情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孔子做事情很讲究分寸地把握,“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身边有亲人、朋友、同事还有陌生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要知道与各种各样的人应该有怎样的相持方式,我们常常以各色理由要求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但在某种程度上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从某种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即使是最亲的家人、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于丹在书中提到了豪猪的故事,十分形象地说出了距离的重要性,想刺伤别人还是选择继续受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和平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
禅宗中的一个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这是人生中最美的境界,花开全马上就会凋谢,月全满马上就会缺损,就像我们看的小说,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到了矛盾最激烈的时候离结局也不远了,我们时刻都应该有一种期盼的心态面对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仁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感情。
现在提倡追求和谐社会,就是要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亲近?是疏远?我们的内心深处应有一把可观的尺子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阳光温暖别人,成为雨露滋润社会,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给他人一个美好的心情。
隔着世纪的长河我们仰望孔子,让这位没有色彩只有温度的圣人指引我们的航线,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温暖。
文章简介:作者刘钊,系图书馆流通室老师。文章写于2007年11月,彼时作者大学毕业不久,此书解答了作者初入社会时的迷茫,便以读书后的感悟落笔成文。今日发表,想以一个学长的口吻给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同学点亮一盏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提供一点儿帮助。我院图书馆社会科学借书处101库也藏有此书,索书号为B222.2-49/5和B222.25-49/1,望同学们前来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