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置: 首页 > 悦读时光 > 正文

愿做阿勒泰的风,在荒芜中汹涌——读《我的阿勒泰》后感想

2024-12-02 15:28作者:小学教育2314班李佳悦核稿:崔金环

          愿做阿勒泰的风,在荒芜中汹涌

                                            ——读《我的阿勒泰》后感想

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它是狂野的梦,它是自由的风。随着央视短剧《我的阿勒泰》的播放,我打开了李娟的这本书。

    李娟的文字有种鲜活的生命力,这本散文集是她早期的作品,没有统一的主题,跨度大,题材杂,但最为打动人心的就在于真诚。她写一只猫、一阵风、一片云、一曲舞、一个喜欢的男孩,不做作,很纯粹,用本能的敏感逼真体验着世间万物。

不论是写人写物,还是体察异域风情,甚至是帐篷里发挥小小作用的塑料袋,风吹过芦苇湖泊,都是天使般的清新明亮,很少见到那肆意失控的苦叹,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抱怨。她就是一个唠叨的小姑娘,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事无巨细讲给读者听,没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花架子和优越感,让读者有轻松自在感觉。李娟用文字给阿勒泰注入生命力,仿佛站在空旷的大地上,把天然的文字从土地里播撒收割出来,柔情的文字从此有了泥土的肌理和天空的瞳孔。

我真羡慕这些文字啊!舍不得读完。她说她的兔子“贼肥贼肥的,肥的跳都跳不动,只好爬着走......。”她写妈妈如何连夜赶工,又连倒三趟车给她送驼毛被......写妈妈如何技巧的翻译介绍商品......写人们来小卖部打公共电话的热闹景象......每个人的话语活灵活现,仿佛这通电话就打在你的面前,写那让人唏嘘感叹的爱情……写那美丽而神秘的仙女湖,是好运的象征...

我沉迷在文字里的那片土地里,迟迟不肯走出来,我沉迷于那一望无垠的绿草地,那成群的牛羊,那呼啸而过的风,那群可爱的阿勒泰人...

写作·生活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是李文秀追求的写作的真谛,写作归根到底还是源自生活。对生活的热爱或许就是文秀写作水平提高有所造诣最有帮助的方法。反思我自己,已经有很久没有纯粹的去写作了,现在我写的更多的似乎是所谓的电子随记。一两个短语或单句再配上几个表情包便是对我的状态与感想的“完美诠释”。我知道,用键盘打下来并发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并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当然,不是说随时都要过度思考所谓的“意义”,但太久不思考,就好像丧失了这种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数个灵光乍现的时刻也被我忽视,后续再也捕捉不回。许多或许有价值的有深度的思考也随风而逝。

李娟用美好的笔触记录了她和妈妈,外婆在新疆阿勒泰生活的点滴,文字鲜活,生动,明亮。讲人群中的孤独,讲身体中的热闹,讲寂静山林中的景色,讲秋季乡村中的舞会,讲看病的趣事,讲买卖的不易,讲我们的动物朋友,讲邻居家的各色小孩儿......阿勒泰的美景与哈萨克族的生活就这样跃然纸上,触手可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对生活少了太多的深入思考。每天匆匆忙忙,寥寥草草的过着不曾慢下来仔细体会这时光并且时常觉得急躁或颓丧,在繁忙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也忘却了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去明白生命的意义。无论美好还是受伤都是生活!

喜欢·爱情

“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的意思是我清楚的看见你这句话真的太浪漫了,文秀与巴太的爱情好像没那么轰轰烈烈,更像是平静的河水渐渐的泛起涟漪。巴太说“李文秀,牧场上有很当地男人,你知道吧!他们去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你不要太热情,知道吧!你要凶一点,不要笑,不然你会有很多男朋友的。”文秀细细的听这些字语,微风拂起脸庞的碎发,微微一笑。在爱情萌芽时期,如此的青涩与单纯,而在两人看似平静的相处中,那满怀爱意的眼神,小心翼翼的交谈,互相帮忙的举动,早已唤起我对纯真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有其他人喜欢文秀时,巴太说“他喜欢你很正常,因为我也喜欢你,我知道你的好!这是一种真挚的感情,一句我知道你的好,就是“我清楚地看见你”最深刻的表达!

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时候爱情变得如此珍贵了?在快餐式的婚姻时代,爱变得尤其匮乏,人们对于爱情似乎都是在一边渴望,一边等待,极少有单纯炙热的真心。大家都在完成任务式的恋爱,少有人在爱情里去好好磨合,努力学习,获得成长。李娟说“当有人深深的爱着你的时候,你会轻视这份爱,当我在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从来不曾被深深的爱过,后来我无论得到多少爱,我都不以为然,这是不对的。”人人都在憧憬一份美好的感情,可是有太多人不真诚,有太多人想不努力就得到最好,所以李娟笔下的文秀与巴太之间淡淡的,安静的,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甜蜜的真挚才让人如此羡慕。李娟笔下的感情是有波折的,而不是刻意使其完美的,他们二人在陷入困境之时,他们给自己心理缓冲和深度思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二人去探索世界,各自沉淀,但是也相互挂念。结局二人都回到了草原,在烟花的余光中,巴太向她走来,我也惊喜的感慨,兜兜转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纯粹而美好的感情是令人向往的,这也是李娟文字的魅力所在。

传统·变化

文秀说:“传统,不是一直都是那样的,所有的传统还有文明都是世界变革中人类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巴太的父亲苏立坦是一个孤独悲壮的角色,一个坚守传统和热爱草原生活的老猎人,只是时代变了,不能养鹰,不能打猎,不能配枪,最原始的游牧生活在消失,他热爱的生活方式一点点被消除,年轻的时候的桀骜不驯,演化成固执刻板传统的老一辈形象。他在与儿子的争执里,在和儿媳托肯带着孩子改嫁的矛盾里,痛苦着,却抵挡不住人们思想已经在改变的力量。

相反,朝戈奶奶是一个懂变通,随变革成长的人,她说“家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也是件好事!她明白社会发展的需求,懂得人可以有很多选择,成全与放手,是她能给小辈们最丰满的爱。

女性·力量

关于自由——在文秀和奶奶的对话里,被她们那种自由的心态所折服,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是自由的,那是灵魂的自由,主宰自己的自由。就像蒋勋老师说的“美,就是回来做自己。而做自己,就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无问西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不要跟着心里的欲望跑,憨一点,慢一点,寻着生命的指引真正的成为一个自由人。

关于勇敢——张凤侠作为自己,她有自己的坚持和向往,她坚持在转场的时候携带全家绕道仙女湾,只是为了找一个美丽的地方,和丈夫做一次盛大的告别。她饱经沧桑却对爱情有纯粹的向往,敢爱敢恨拿的起放的下。足够强大的内心,让她毫不犹豫地将猎枪瞄准短暂的爱情,去结束它,她是张大侠,依旧善良正直,直爽,是家人坚强的依靠。勇敢是遭遇“丧偶式婚姻的托肯敢于打破传统对丈夫提出离婚,对家族提出改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会因为恋人送的护手霜而开心不已,会像少女般在拖依舞会上肆意舞蹈,生活很苦,她也能翻出钟爱的糖。

关于“有用——我们所处的时代,“内卷是小孩子都会用的话题,可是,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人,究竟做的怎样的成功,才算真的成功,一个又一个“上岸,可我们一直被裹挟在洪流里,上不了岸,上了这个还有下一个,我们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继续追下一个岸。可是当我读了这本书里张凤侠对女儿文秀的教导,才醍醐灌顶。“上天造你出来,不是要你一定有用的,而是要你走属于你自己的路,这条路上,你可以是没用的...就像这棵树,这朵花,这条河,它们安安静静地待着,不也挺好吗?要“有用”是随心,做自己想做的。否则,你的成功并不纯粹。

就算生活颠簸,日子也要闪亮的过!”生活永远都是一边抛弃一边继续,茫茫众生,不一定都是温柔的,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风一直是温柔的,只要你需要,你就张开怀抱,就能拥有!

李娟的文字是一剂良药,唤醒我们对美好,真实,自由的向往。阿勒泰是一个孕育灵魂的圣地,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善良的人那些被割下头挂在树上的牛羊,不是巫术,只有怀念、羊儿不卖,是专门接待客人的崇高的信仰纯净的心灵,自由而粗狂的风……在那深山里,看似远离现代的文明秩序,实则有着自己的心灵约束,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本能的相互需求,所进行的制约是有限的,却也是足够的!